光造影。有下肢缺血者,可行多普勒超聲檢查、血流測定、肱動脈與足背動脈血壓比值。疑有心血管病變者,可行肌酐清除率測定。懷疑有神經病變者,行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痛覺閾值測定等。對于青少年發病的和懷疑有1型糖尿病可能的患者,查胰島細胞抗體、胰島素抗體和谷氨酸脫羧酶抗體以及血胰島素或C肽水平等。對于有胰島素抵抗表現的患者測定空腹血胰島素等。
完成并發癥篩查后,決定患者隨訪時間及下一步處理。對于無并發癥的患者,原則上,2型糖尿病患者應每年篩查1次。1型糖尿病患者如首次篩查正常,3~5年后應每年篩查1次。
有條件者,應利用計算機建立糖尿病資料庫,以便于隨訪和開展臨床研究。
三、糖尿病的三級預防
糖尿病的三級預防就是減少糖尿病的殘廢率和死亡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DCCT試驗和UKPDS試驗均已證實,嚴格地控制好血糖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殘廢率。通過有效的治療,慢性并發癥的發展在早期是可能終止或逆轉的。
糖尿病并發癥的防治,詳見各有關部分。
需特別強調的是:1、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病機制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因而,并發癥的預防和治療也有其基本的原則。這些基本原則包括:盡可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控制好血壓、血脂;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法,定期隨訪;建立相互信任的醫患關系,患者要學習和應用糖尿病及其相關疾病的醫療、護理和保健知識,醫生要充分調動患者及其家屬的積極性,使之能夠處理常見的糖尿病及其有關的問題。2、糖尿病的一級預防主要是在社區完成,在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和支持下,需要社會各有關方面的幫助和支持,加強社會的組織和動員。二級預防是在綜合性醫院糖尿病專科指導下,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好的管理、教育、護理保健與治療。三級預防需要多學科的共同努力、社區醫療單位的關心、督促與隨訪幫助,需要綜合防治與專科醫療相結合,確保患者得到合理的有效治療。
第八節 糖尿病的治療
一、糖尿病治療的原則和代謝控制的目標
限于目前的醫學水平,糖尿病還是一種不可根治的慢性疾病,因此糖尿病需要持續的醫療照顧。從生物醫學的角度,糖尿病的治療目標是通過糾正糖尿病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代謝紊亂以防止急性并發癥的發生和減低慢性并發癥的風險。但是在對糖尿病的管理過程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是糖尿病重要的治療目標。因此,在糖尿病管理小組中,患者本人是關鍵的成員,任何治療方案的實施都要考慮到患者個體化的要求并不可忽略患者的家庭和其他的心理因素。
糖尿病的治療應是綜合性的治療。“綜合性”的第一層含義是:糖尿病的治療是包括飲食控制、運動、血糖監測、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藥物治療。“綜合性”的第二層含義是:雖然糖尿病主要是根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