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頁  

因素。對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進行糖尿病并發癥以及相關疾病的篩查,了解患者有無糖尿病并發癥以及有關的疾病或代謝紊亂,如高血壓、血脂紊亂或心腦血管疾病等,以加強相關的治療措施,全面達到治療的目標。

(—)代謝控制和治療的目標

對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應加強糖尿病并發癥教育,如并發癥的種類、危害性、嚴重性極其危險因素等和預防措施包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等。在糖尿病治療方面,應該強調:

1、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性:無論1型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調整是基礎治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如工作、生活條件等,來決定適合的飲食和運動治療方案。

2、對于每個糖尿病患者,都應要求達到血糖控制目標。

3、對1型糖尿病患者,應該盡早地開始行胰島素治療,在加強血糖監測的基礎上,控制好全天的血糖,保護殘存的胰島β細胞功能。

4、必須強調糖尿病治療要全面達標,即除了血糖控制滿意外,還要求血脂、血壓正常或接近正常,體重保持在正常范圍,并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循證醫學的研究已經證實,良好地控制血糖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下降,而要使大血管病變發生率下降,除控制高血糖外,對血壓的控制和血脂紊亂的糾正以及戒煙等也至關重要。

5、加強糖尿病教育,使患者掌握有關知識。積極開展和推廣自我血糖監測技術,教會患者如何監測血糖以及如何掌握監測的頻度,對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學會自己調整胰島素用量的方法。

6、加強糖尿病專業與有關專業的協作,開展多學科協作進行糖尿病臨床和研究工作,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有科學依據的高質量的和便捷的綜合服務,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二)糖尿病并發癥篩查

    對于新發現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應盡可能早地進行并發癥篩查,以盡早發現和處理。初步檢查項目應包括:

1)眼:視力、擴瞳查眼底

2)心臟:標準12導聯心電圖、臥位和立位血壓。

3)腎臟:尿常規、鏡檢、24小時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

4)神經系統:四肢腱反射、立臥位血壓、音叉振動覺或尼龍絲觸覺。

5)足:足背動脈、脛后動脈搏動情況和缺血表現、皮膚色澤、有否破潰、潰瘍、真菌感染、胼胝、毳毛脫落等。詢問有關癥狀。

6)血液生化檢查: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LDL-CHDL-C)、尿酸、電解質。

    必要時做進一步檢查,如對于眼底病變可疑者或有增殖前期,增殖期視網膜病變者,應進一步做眼底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