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1型糖尿病
·遺傳易感性
·自身免疫
·病毒感染
·牛乳喂養
·藥物及化學物
2型糖尿病
·遺傳易感性
·體力活動減少及(或)能量攝入增多
·肥胖病(總體脂增多或腹內體脂相對或者絕對增多)
·胎兒及新生兒期營養不良
·中老年
·吸煙、藥物及應激(可能)
|
第四節 肥胖病
肥胖病是指體內的脂肪總含量及(或)局部脂肪含量過多,其程度已達到危害健康及 (或)能量消耗量減少導致能量正平衡,過剩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積存于體內。這是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每日能量僅1%的正平衡,在1年內就可積累10000kcal的熱量,使體脂增加1kg以上。
肥胖病的發病因素可分為遺傳及環境兩類因素,大多數肥胖病是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共同參與且相互作用引起的的復雜疾病。
一、體脂含量的測定及評估
全身及局部體脂含量測定及評估方法很多。較精確的方法有雙光子吸收、核磁共振或計算機斷層影像診斷。適于流行病學調查或大樣本研究的估測方法較多用的是由測量體重、身高、腰圍、臀圍所得的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腰圍及腰臀圍比值。近年尚用生物電阻測定(bioelectric impedance analysis,BIA),來估算身體脂肪組織含量百分比。
簡易測量及計算方法如下:
(1)BMI:直立、免冠、脫鞋并僅穿內衣情況下測體重及身高。BMI=體重(kg)/身高(m2)。
(2)腰、臀圍及其比值:腰圍(W)測定時需兩足分開(距離25~30cm)并直立。測量部位在骨性胸廓最下緣與髂嵴最上緣的中點水平面。臀圍(H)測定時則并足直立,測量部位在臀部最寬處。使用軟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