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ENGLISH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頁  

2、糖尿病非酮癥性高滲綜合征

    本綜合征多見于老年患者。由于嚴重高血糖癥及水、電解質平衡紊亂而致昏迷、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綜合征病死率極高,即使在水平高的醫院死亡率仍可高達15%

3、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的發生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大多發生在伴有肝、腎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時服用苯乙雙胍者。主要是由于體內無氧酵解的糖代謝產物乳酸大量堆積導致高乳酸血癥,進一步出現體液PH降低,導致乳酸性酸中毒。

(二)慢性并發癥

1、血管并發癥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并造成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約占一半。20世紀80年代以后,由于對冠狀動脈硬化性疾病病因與發病機制的認識以及防治試驗的成就,西方國家普通人群中冠心病發病率及病死率均呈明顯下降趨勢。糖尿病人群則不然,其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卻日益增加。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年發病率比年齡及性別相同的非糖尿病人群高23倍。美國Framingham5159歲男性7年初級預防群體隨訪研究,以及芬蘭冠心病事件及死亡研究(10592型糖尿病和1373例非糖尿病),均表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組第3次報告(NCEP-ATPⅢ)指出,既往無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10年內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與既往曾患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相似,故認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癥。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糖尿病動脈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動脈內皮損傷,繼之對血管損傷的反應提早發生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是增加冠心病事件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時糖尿病心肌病,左室舒張功能障礙,易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所致的心律失常亦為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與損傷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基礎是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及其相伴的多種危險因素,如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小而密LDL-C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癥、低HDL-CPAI-1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即代謝綜合征),以及吸煙等。作為心血管疾病多危險因素的代謝綜合征不僅于糖尿病期,而且于糖尿病前期,如糖耐量受損階段即已存在。因此在處理糖尿病時,并有效地進行早期的干預防治,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2、糖尿病腦血管病

糖尿病腦血管病以腦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缺血性腦病最為常見,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腔隙性腦梗死、多發性腦梗死、腦血栓形成等。糖尿病血管病中的腦血栓形成多發生于大腦中動脈,而腔隙性腦梗死則多見于腦內深穿支的供血區,如殼核、內囊、丘腦及 腦橋基底等。由于糖尿病高血壓發生率甚高(20%60%),亦可發生出血性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