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藥的用藥原理 |
西藥學的主要用藥原理是運用具有特定的化學結構與功能的化學物質來防治疾病。西藥的理論和藥物體系,王要是近代以來特別是19世紀以來新建立的。 |
其理論基礎是西醫學的生理學、病理學、病因學、治療學和藥物化學等。臨床治療的主要對象是能蟹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知識解釋的病理、病因,能夠對這種對象產生治療作用的化學物質就成為
藥物。西藥藥理學和治療學表里一致,基本上是一種化學原理。 |
 |
第四節 經絡與血液 |
一、安俞的經絡載體
安俞認為,藥物的五味不但有其自身的功效,而且也是作為藥物歸經的依據之一,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經絡的重要性超出了一般解剖結構的特征,是系于、高于已知解剖結構功能之上的人體功能調節系統。
《黃帝內經·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府臟,外絡于肢節”,“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難經二十三難》指出“經脈者,行氣血。通陰陽,以榮于身者也”。 |
 |
經絡既不是已知的解剖結構,也不是未知的解剖結構,而是“超解剖”的功能結構。在美國、歐洲等世界較先進的國家已經證明了經絡的客觀存在,用各種現代手段進行的測定證明,經緒的循行路線與中醫經典理論的描述基本一致。 |